來源: 區委宣傳部
發布時間: 2021-09-20
瀏覽次數:
字體: [小] [中] [大]
在人工智能應用和“互聯網+”程度不斷加深的背景下,傳統犯罪向網絡遷移范圍越來越廣,犯罪分子的“新型”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對社會經濟秩序、公眾合法權益乃至國家總體安全都造成嚴重威脅及損害。
近日,崇川區人民檢察院召開線上線下同步推進的新聞發布會,邀請《檢察日報》《現代快報》《南通日報》、南通電視臺、南通廣播電臺等多家媒體代表,并通過FM106.1南通經濟廣播平臺進行全程直播。
第三檢察部檢察官助理陳寶紅發布《南通市崇川區人民檢察院2016-2021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典型案例》。
第四檢察部檢察官李萍介紹該院未成年人參與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典型案例及預防建議。
“未成年人由于社會閱歷不足,法治觀念薄弱,在金錢利益誘惑面前容易迷失自我,一步步陷入犯罪泥潭?!崩钇急硎?,對涉案的未成年人,檢察機關堅持懲治和教育挽救相結合,會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緩刑建議、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或是相對不起訴決定,也希望教育部門和學校加強法治教育,充分利用檢察機關發布的典型案例警示在校學生遵紀守法,防止實施網絡犯罪。
第三檢察部檢察官助理鞠麗介紹該院2016-2021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辦理基本情況及案件趨勢。
第三檢察部檢察官任留存介紹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特征。他指出,以2018年為界限,電信網絡犯罪逐漸呈現出明顯的組織化特點,多項環節相互依存、相互合作,且不同環節詐騙分子彼此并不相識、互不聯系,由此引發的妨害信用卡管理、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等相關犯罪也相應增多,從而形成以電信網絡詐騙為核心犯罪的“產業鏈”上下游犯罪,并逐漸向境外延伸?!稗k案難度不斷增加,但我們始終會以人民為中心,主動作為,嚴懲網絡犯罪,維護網絡秩序,營造風清氣朗的網絡空間?!?/p>
發布會上,檢察官對于在線網友的提問予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