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崇川在線
發布時間: 2022-02-28
瀏覽次數:
字體: [小] [中] [大]
2月28日,崇川區召開2022年創新發展大會,動員全區上下瞄定科創首位區、創新活力城定位,全力以赴推進全省創新型示范區建設,讓創新成為高水平建設現代化新崇川的最強硬核和顯著標志。
區委書記胡擁軍,區委副書記、區長楊萬平,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嚴崇明,區政協主席江建春,區委副書記徐海燕等區四套班子全體領導出席會議。
胡擁軍指出,創新的力度決定著產業轉型升級的快慢,創新的成效決定著經濟社會發展的質效。全區上下必須進一步增強創新發展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為聚力“四個年”、 提升首位度提供堅強支撐,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胡擁軍強調,要牢牢把握創新發展關鍵環節,緊緊圍繞“科創保第一、市北進重點、獲評省示范”三大目標任務,抓住關鍵,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突出企業“第一主體”,廣大企業要利用好各種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大創新投入,突出智改數轉,推進協同創新,助推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突出項目“第一抓手”,大力招引科技型項目,落實優選標準,創新方式方法,從早從緊推進,以優質增量帶動存量提升,以優質增量提高整體質量,全力營造比學趕超、競相創新的濃厚氛圍。突出人才“第一資源”,做到千方百計聚人才,搭臺鋪路用人才,用心用情留人才。
胡擁軍要求,要廣泛凝聚創新發展強大合力,必須調動一切創新資源、激發一切創造活力,奏響創新發展的時代最強音。政府要進一步優化創新生態,以創建省創新型示范區建設為重要抓手,著力優化體制機制,放大政策集成效應,強化科技金融支持,加強創新服務保障,為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生態。作為崇川創新發展最直接的參與者、實踐者和推動者,企業要進一步激發內在驅動力,做到加強學習、科學規劃、積極穩妥,繼續在創新路上開疆拓土、奮勇爭先。全社會要進一步濃厚創新氛圍,大力弘揚創新精神,持續打造創新品牌,廣泛宣傳創新典型,為科創項目招引和創新人才落戶搭建大平臺、營造強磁場,加大對創新創業者的表彰激勵力度,讓創業人才、創新企業在崇川倍受關心、倍受尊重,鼓勵創新、尊崇創新在崇川大地蔚然成風。
就做好今年科技創新工作,楊萬平作動員部署。他指出,要突出創新主體,壯大科創產業規模。堅持以項目招引為突破,以創新型企業培育為重點,狠抓項目招引,狠抓產業集聚,狠抓梯隊建設,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要突出要素集聚,增強創新發展優勢。以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為抓手,積極策應上海全球科創中心、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南通沿江科創帶建設,大力推進人才、平臺、金融等科創要素集聚,為加快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要突出關鍵環節,提升成果轉化效益。聚焦科技與產業緊密結合的關鍵環節,想方設法打通從科研到落地轉化的“最后一公里”。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聚力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加快產學研融合,對企業存在的“卡脖子”難題提供訂單式研發服務。加速促進成果轉化,以科研成果助力產業提檔升級。要突出服務保障,打造最優創新生態。要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繼續發揮區科創委牽頭抓總作用,穩步實施科創委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強化政策扶持,讓更多科技企業和人才借助政策東風實現跨越發展。進一步完善配套服務,為各類創新要素提供全方位服務。
徐海燕在主持會議時指出,要進一步提高站位,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集中精力、迅速行動,確保實現既定目標。要進一步務實舉措,要認真學習研究系列政策文件,細致謀劃部署、全面統籌推進,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要進一步凝聚合力,壓實各級創新發展責任,強化要素保障,大力弘揚創新文化、樹立創新典型,加快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會上,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謝小兵通報國家、省級重要科技、人才獎項獲獎名單。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奚榮華解讀《人才新政2.0》。區政府副區長徐煒解讀《科技金融政策》。
區科技局、文峰街道、市北高新區,企業家代表石磊、陳大凱依次作交流發言。
區委各部委辦局、區人大辦、政協辦、區各委辦局、法院、檢察院主要負責同志,區各群團組織主要負責同志,市駐區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區各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區屬一類國有企業主要負責同志;區紀委監委派駐第四、第五紀檢監察組負責人;科技鎮長團成員;各開發區、市北高新區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各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要負責同志;部分規模工業企業、都市工業綜合體業主單位、三大運營商分公司主要負責人;部分高新技術企業、人才企業、科創企業、科研機構及創新載體主要負責人在主會場參會。
各開發區、市北高新區、各街道黨政班子成員,經發局(工管辦)、科技人才局全體人員;除參加主會場之外部分規模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人才企業、科創企業、科研機構及創新載體負責人在分會場參會。